《假如爸媽不再相愛》教孩子們解除心裡的疑慮...化家變危機為成
長轉機...
當父母口角/對峙轉趨激烈,要設法尋求援手。讓一個/多個可信任
的親人,知道你家的困境。
各朋友、同學傾訴只能抒發一下鬱悶的感覺,他們不夠成熟去幫助
你處理這個危機。可向「和諧之家」等支援機構求助。
平日記下一些親人的聯絡電話,要是情況危急,可通知住在鄰近的
那一位。
父母發生衝突,情況混亂,須提高警覺,保護自己。
要是沒法背負父母的感情煩惱,就要坦然相告。
要記住:父母離婚是他們自己作的決定;不是孩子的過錯導致他們
分開。
要是父母要你選擇跟他們哪一個生活,可向父母表示你需要多一點
時間考慮。
可爭取向父母發問的機會,盡量了解實況。
要接納自己在這些日子情緒會不穩定;要哭的時候哭不出來;沒有
情由卻又會大哭一場。
找一個可以信賴、又成熟的人傾吐感受;或在日記寫下感受。
設法接納「有轉變,就有失去」的道理。因失去而衍生的失落感是
自然不過的情感,毋須拒絕。
在轉變中感到迷惘正常不過。適應過後,重新建立信心,前路就會
明朗起來。
不用裝作沒甚麼事的樣子。掩飾心中的哀傷、愁悶,會教人更難
受。
如果可以坦然承認父母離婚,就簡單直接回應,讓對方沒猜測空
間,不用引發更多問題。
哀傷背後可能隱藏憤怒。泄憤不當破壞力很大。宜不時提醒自己:
沒必要惹怒別人,或讓沒關係的人受氣。想全然釋放憤怒,得找專
業人員輔導。
要是家叫你累得透不過氣來,很想逃離,首要考慮的是安全問題。
父母分開並不表示子女與父母脫離關係。大家相見合情合理,毋須
為同住家長的情緒反應而感到內疚。
家長與你分開,此後生活經歷各異,長久下來,很難找到話題,多
會出現疏離感。同時,家長也可能忙於生活,無法定期相會,這是
要適應的失落。
父母分開,家裡該有一段日子出現混亂,需要家人忍耐、彼此體
諒,等待家長找出重組家庭的模式。
昔日雙親持家,當下卻要單親獨力承擔,經濟、教養的擔子誠然不
輕。孩子當然分擔不來;不過,可以幫忙照顧弟妹,或者做一點家
務,還是可以的。
不管父母懂不懂如何愛你,你這個人值得愛,是不容置疑的。你要
持守這個信念。
接受父母另有所愛,父母選擇伴侶不一定了解你的看法。
與繼父母一起生活,需要時間建立互信關係。雙方未取得對方信任
前,和諧共處,保持良好關係。
家裡各人都要付出努力,體諒包容,保持溝通,以期打破彼此間的
隔閡。
愛可超越血緣關係,用愛心接納繼父/母、新的兄弟姊妹為家裡一
員,給予對方愛護和關懷。
毋須效忠生父/母或繼父/母任何一方。
自強小貼士
跟痛苦say hello – 情緒持續困擾可能是某些想法叫心情無法平伏
下來。把困擾你的想法揪出來,換上積極的看法。
我還有選擇 – 應付生活挫折的能力,可以操練得來。有了這種能
力,既容得下歡笑快樂,又可承受挫折淚水,豐豐滿滿地擁抱人
生。
卸下不是自己的擔子 – 別把所有原則都看作真理,絕不妥協。
還未長大的成人 – 父母的錯誤可能是重蹈了上一代的覆轍,走不
出惡性循環。對人性軟弱的體會,可有助你接納他們,也能叫你努
力讓自己不再陷於其中。
更幸福的家 – 家尊貴與否,在乎你怎樣看。沒有一個家是十全十
美的。
重拾自信站起來 – 接受正面的評價,多發掘自己的優點,拓展學
習領域,擴闊社交圈子。
愛情從愛自己開始 – 雖然少年的愛情多變,也不宜抱遊戲的態
度。處理恰當,是一個學習愛與被愛的機會。
祝福
給自己…給父母…給其他家人…
支援機構
聖公會福利協會青年專線 3188-3008
突破輔導中心 2377-8511
香港家庭福利會之家福中心單親家庭熱線 2465-6868
和諧之家庇護中心 2522-0434
和諧之家男性專線 2295-1386
香港明愛 18288
書名:假如爸媽不再相愛
作者:何玉燕
出版社:突破出版社
定價:HK$42.00